新闻

返回上一页
教育传媒到校
2022年1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小学 - 2022年1月

传承博雅文化 多元学习模式 实现全人发展


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小学屹立于深水埗区逾半世纪,承传「博雅」文化,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从中享受学习乐趣。与此同时,学校重视学生的品德培育,因此在学科学习上融入情意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良好意识,学会关爱他人及回馈社会,成为乐善勇敢的好公民,以小班中英普三语教学,师生关系密切,致力培育学生从小认识正确的宗教信仰、爱国情操、热爱生命、喜欢学习和服务、勇于承担和有高尚品味与气质的「岭南人」,实践校训「作育英才 服务社会」。

紧扣社会趋势 跨学科学习促进教育

学校积极提升教学及配合国际课程发展趋势,于两年前便开始试行跨学科学习。由初期的两个科组合作,教师共用教学资源,拓展课题的深广度。发展至本学年,新任吴晓灵副校长加入,引进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PYP)课程概念,课程以阅读作引子,正式推行横跨一个学期的跨学科学习,共有七个不同科组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感恩」进行教学,让学生建立更立体的价值观、学习技巧及知识建构。为了营造全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吴副校长邀请了香港教育大学的专业团队前来支援及协助策划活动与进行研究,期望能更积极正面地回馈是次跨课程教学,为提升校本课程迈一大步。

课程发展主任李育珍主任表示:「以三年级的跨学科学习为例,我们以『感恩』为主题,安排中文、英文、常识、圣经、视艺、音乐及生命教育科七科协作。学生透过阅读《Giving Tree》及《甜橙树》作引入,并以一系列的跨科活动作学习输出,如透过写作感谢父母无私的爱护、合作绘制感恩树向同学、老师和家人表达谢意等。」为推动全港跨课程阅读及品德情意教育,吴副校长与李主任亦双双于学与教博览向教育界同工分享实践此跨课程教学的心得及成果。与此同时,学校亦紧贴社会趋势,回应时下疫情肆虐的议题,将四年级下学期的跨学科学习主题定为「健康」,除了教导学生如何分析感染数据外,更会讨论疫情下的精神健康问题,将学习从知识层面拓展至情绪健康,并实践一系列与「社交情绪教育」(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相关之课题,让学生掌握当中技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 主动学习 proactive learning
2. 创意解难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3. 仁爱勇敢 love & courage
4. 耐心专注 patience & concentration
5. 善于沟通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6. 勤奋坚毅 diligent & resilient
7. 信实感恩 faithful & grateful
8. 好奇热心 curious & passionate
9. 开明有礼 open-minded & polite

走进社区 提升服务精神

秉承「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精神,学校推行小班教学,借着双班主任制提升对学生的关顾,小一更增设外籍英语老师为副班主任,在小息及班主任节与学生聊天以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在课程上,学校以体验式学习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借着亲身参与、实践及有效的反思,将学习经验和知识内化而发挥。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进行分组活动,郑安娜校长表示:「学校是学习与他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借着小组合作,学生才能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分工合作。」而且,通过同侪间互动,更有助他们发现并克服学习难点,提升个人素养。

与此同时,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适量的义工服务,让他们能够走进社区,接触区内不同阶层的人士,了解他人的需要,从而培养日后回馈社会的心。负责训育及辅导的岑伟邦主任表示:「校内设有大量的服务生岗位,如风纪、运动大使、图书馆服务生、小老师等,参与的学生人数大约占全校的三分之一,期望透过服务同学,建立关爱他人的心,并发展领导才能。」

多元智能培育 每个学生闪耀网上平台 齐来「岭风 Show」

除了学与教,学校亦积极为学生装备共通技能。学校以「八大智能」理论为基础,设计了超过50项兴趣活动班,包括「岭小大文豪」、英语戏剧、趣味数学游戏班、轻黏土班等,当中包括资优拔尖及学习支援,透过接触不同类型的兴趣班,让学生启发多元潜能。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尝试机会,学校亦将第八节安排为特色主题课,如二年级学生会学习夏威夷小结他及带式榄球、三年级学生则参与书法班及排球班,高年级学生更有不同的编程软件学习班,从活动中发展艺术与体育天赋,也能让家长为孩子筹划课外活动定下大方向。

学校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致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过往在不同的大型活动,如开放日、家长日、综艺表演日等均会安排作品展出及舞台表演。然而,疫情所限,均使这些活动不能如常举办。为此,学校举行了「岭南造星」网上活动,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表演或长处透过短片的形式上载,继续尽展所长。马家荣主任直言:「这个学习方式不仅打破空间的局限,鼓励学生持续自我完善,保持高展示的教育理念外,更能够从中发掘学生其他的面向。」

走出课堂 拓阔国际视野

学习从来不局限于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及共通能力,学校举行不同主题的生活营,借着一连串历奇体验活动加强同学之间沟通、建立团队和合作精神。马主任说:「疫情前,我们会配合不同年级的学习需要安排生活营,如为了加快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环境,我们安排了两日一夜的校内留宿活动;配合『感恩』的主题,三年级则参与由香港伤健协会举办的伤健营,让他们了解伤残人士面对的困难,从而培养同理心及感恩的生活态度;六年级的学生则会到海外考察,如韩国、台湾等,拓展环球视野。」

本学年,校监岑展文先生及吴副校长更联系岭南大学,计划待疫情稳定之际举行「做一日大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大学生学习生活,例如在岭大图书馆上课,及由岭大学生与科研中心一起进行STEM相关的科创活动,拓阔学习领域及视野。

家校合作 共助学生升学

了解家长对于升中的重视,吴副校长今年积极联系不同中学,当中包括津贴、直资和私立学校,举办专场入学讲座及升中体验活动,提升家长及学生对于中学学习生活的认识,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心仪学校。袁淑颖主任指出:「我们会为四年级学生家长安排升学讲座,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研究不同中学,并作相应准备及安排。」在2021年的升中派位结果中,81%学生能够入读首志愿中学。今年,除了校内原有之升中面试培训班,校董会更特地拨款,聘请外间专业机构为同学准备升中面试的训练,让学生习惯自信地表达自己,同时提供更多练习机会,免却家长的烦恼。与此同时,校董会今年再拨款100万元,全面提升教学质素,包括加强幼小衔接的活动及课程安排,初小与中小强化学科及技能训练,升中全方位支援等,定能令学校更受家长欢迎。

学校以「关爱」见称而深受家长喜爱,每年设20节家长学堂及家长分享小组,因应不同主题如宗教、教养孩子、亲子关系及情绪支援与艺术、绘本等内容提供讲座及工作坊,让家长在教养路上有学校全面的支援,轻松面对幼小衔接及升中各阶段。

1953年石硖尾木屋区发生大火,虽然政府当时迅速的兴建徙置大厦供灾民入住,然而未能全面照顾学生的学习需要,当时大量适龄入学的儿童只能就读于简陋之天台小学。有见及此,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组成筹募委员会,向政府申请拨地,并于1964年2月正式开课,一直为深水埗区的学生提供正规而优质的基础教育。

教育传媒

傳承博雅文化 多元學習模式 實現全人發展 传承博雅文化 多元学习模式 实现全人发展
岑偉邦主任、袁淑穎主任、鄭安娜校長、吳曉靈副校長、李育珍主任、馬家榮主任(從左到右) 岑伟邦主任、袁淑颖主任、郑安娜校长、吴晓灵副校长、...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观
嶺南精神 新年快樂 岭南精神 新年快乐
學校注重學生品德及能力培育。 学校注重学生品德及能力培育。
虎年行大運 虎年行大运
嶺南同小 岭南同小
學校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適量的義工服務。 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适量的义工服务。
除了學與教,學校亦積極為學生裝備共通技能。 除了学与教,学校亦积极为学生装备共通技能。
學習從來不局限於課堂上。 学习从来不局限于课堂上。
學校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致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学校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致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
返回上一页